夏季的澎湖白沙鄉吉貝嶼,海水湛藍,綿延的白色貝殼沙灘,退潮時漸漸浮現的沙尾,儼然就是上帝遺落人間的絕世仙境!然而,當秋風起、季風吹拂,小島便顯得寂寥蕭瑟。
每天清晨6 點,57 歲的美霞(化名)總會準時發動那輛陪她20 多年的老爺車,從台東達仁鄉安朔村出發,開上一個半小時,趕往台東市區的幼兒園上班。然而,這輛老車問題叢生—變速箱失靈、倒車檔常進不去...
黃昏時分,哲宏與依珊(皆為化名)並肩走在桃園住家附近的文創小區。兩人相互攙扶,幸福洋溢。看似再平凡不過的一對夫妻,卻不知兩人正同時與癌症搏鬥,亟需社會救助!
高雄左營蓮池潭畔,靜靜佇立著台灣第一座石城—清代鳳山縣舊城。斑駁的古城門,像是一頁頁攤開的歷史,提醒過往行人百年來的風華。穿過古老城牆,是一片靜謐的眷村聚落,今年 70歲的文雄(化名),就住在其...
南投縣埔里鎮的一棟舊大樓裡,住著庭萱(化名)一家人。30 歲的她與即將升上國中的大女兒、讀幼兒園的小兒子,以及兩個妹妹一同生活。每天看著孩子們在身邊快樂地成長,讓她深感這份幸福是多麼得來不易—那...
從台東市出發,沿著台九線往南,經卑南、太麻里、大武,我們來到風光明媚的達仁鄉土坂村—一個隱身在山林與海洋間的純樸排灣部落。
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以壯麗的高山景緻聞名,吸引無數國內外旅人前來登山健行。不少原住民部落也將自宅改建為民宿,提供旅人歇息。然而,去年0403 花蓮強震發生,太魯閣部分山區崩塌,國家公園隨即下令山區...
新北市泰山區的一棟斑駁老舊的公寓裡,住著70 歲的珠姊(化名)與小她8 歲的萍妹( 化名)。「我們小時候住在台北市林森北路的老眷村,那裡充滿了我們童年的美好回憶,但如今已拆除成為公園,再回去都認...
澄山里位於台南市左鎮區之西,社區內不是竹林,就是高低起伏的山坡。以前這裡還有個特別又威風的舊稱,叫「山豹部落」!里內的居民多半有平埔族西拉雅血統,多數人靠種植竹麻筍維生。然而,單靠務農實難以支撐...
位於屏東縣春日鄉的七佳信義會( 七佳1919 服務中心),會友雖然主要為排灣族人,但牧養的吳明裕教師和方琳鈁師母卻是漢人。吳教師說:「我們到這裡服務已8 年了,剛開始一句排灣話也不會。春日有許多...
西港位於台南市西北區、曾文溪北岸。過去為台江瀉湖內港,近年則以農產品交易聞名,吸引不少首購族定居。47 歲的義昌(化名),兩年前存下頭期款後,就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搬進西港一個僅有8 戶的小社區。...
今年61 歲的湯文清,是線西靈糧1919 服務中心( 彰化線西靈糧之家) 的牧師。但在當牧師之前,他曾是作業員、貨車助手、建築工人、聯結車司機,甚至職業賭徒!「35歲那年,是我人生的分水嶺。在這...
今年36 歲的佳萱(化名)住在台中,從高中畢業後便承擔家中經濟重擔,無論是夜班、輪班,或加班,從不推辭。然而,家人多次的突發狀況,還是讓她不堪負荷,曾在4 年內三次向外界求援,包括申請三次191...
花蓮富陽1919 服務中心( 協同會中華基督教花蓮福音教會) 位於花蓮市西區一處住宅公寓一樓。屋裡小小的空間,佈置得十分雅緻,會友常圍著中間大木桌聚會交流。
今年58 歲的淑芬(化名)住在新竹市,從小就比同年齡的孩子成熟,「因為我是大姊,自然要負起更多照顧家庭的責任。」淑芬堅定地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