秘書長的話:關注疫情中的急難家庭

2021.12.30
親愛的救助夥伴平安

「台灣2021代表字大選」票選,「宅」字在36個候選字中,毫無懸念地脫穎而出。這是因為三級警戒期間,大家都「宅」在家,守住疫情。問題是12月初Omicron又來攪局,甚至已成主流病毒,逼得大家不得不再準備打第三劑疫苗。
科學家說Omicron新變異株,是在疫苗接種率低的地方所產生的突變。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統計,到11月底,非洲國家約只10%的民眾接種1劑新冠疫苗,而全球第三劑的注射量是低收入國家第一劑的6倍!疫苗施打的「貧富差距」,讓WHO秘書長譚德塞不禁為富裕國家的自私自利感嘆:「可恥」!
台灣今年5~7月雖遭遇三級警戒,幸好8月後疫情和緩,甚至2021年經濟成長率還可達6%以上,人均所得(GDP)達3萬2787美元!但許多人諷刺這與一般民眾感受落差太大。沒錯,問題不在GDP有多高,而在「貧富差距」!回顧歷史,每當重大事件發生,經濟結構受挫,收入最低的族群總是受傷最深,回復速度又最慢。2000年的網路泡沫、2003年的SARS、2008年的金融海嘯,甚至到如今的Covid-19,都是如此。
2003年SARS發生後,當年10月我們發出第一筆救助金。18年來,到11月底,總共已救助14,510戶。然而這些年來,台灣的弱勢家庭並沒有減少,甚至貧富差距還愈來愈大。2020年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,最高20%與最低20%的差距已擴大至6.13倍!也就是說,需要救助的家庭不減反增,就像小怡一家。
小怡的父母原被倒工程款後,逃到屏東。有段時間,爸媽、她與弟弟,只能住在車上,吃廟裡的祭品果腹。後來爸爸兩腿動髖關骨手術,當看護的媽媽因出血性中風倒下,這時讀國二的小怡被學校轉介給潮州信義1919服務中心,由林麗雲牧師關懷。她先後替小怡爸媽共申請了三次1919救助金。甚至小怡後來發生車禍,右腿開放性骨折、動脈斷裂,多年返院進行大小不同的手術,也都是林牧師在一旁陪伴。10多年的陪伴,直到她在去年考取科技法研所。
陪更多急難家庭多走一里路,請支持「1919愛走動-急難家庭救助計畫」!每週五我們仍在禱告會中為您代禱,歡迎提出需求(02-8660-9995*118陳小姐)。

基督教救助協會秘書長
夏忠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