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19陪讀班《畢業生升學現況調查》見證弱勢學子圓夢
2025.07.15
聯合國兒童基金會《兒童權利公約》指出:所有兒童,無論種族、性別、宗教或社會地位,都應享有生存、發展、受保護與參與的權利。然而,在AI時代來臨的今天,許多弱勢家庭的孩子仍因缺乏資源與陪伴,而在成長的路上步履蹣跚,讓「圓夢」成為遙不可及的奢望。
60%孩子對升學迷惘 84%缺乏自信與目標
基督教救助協會於今年暑假前夕,針對全台國中與國小1919陪讀班老師進行《畢業生升學現況調查》(有效問卷160份)。結果發現,有近60%陪讀班老師表示,班上半數以上的孩子對升學方向感到迷惘與無助。
其中,84%的陪讀班老師指出,孩子最常面對的挑戰是「缺乏自信與明確的人生目標」,其次是「學業成績落後,志願選擇受限」。另有40%老師表示,班上有孩子「因家庭經濟壓力而考慮提前就業」。而在圓夢方面,有66%的老師表示「激勵工作坊」最能幫助孩子建立信心、找到動力;其次是「升學與職涯諮詢」。
同時,陪讀班老師們也見證許多孩子在陪伴下,逐漸找到方向、勇敢追夢的過程。有49%的老師提到,班上有孩子畢業時獲得校長獎、縣市長獎的肯定。有50%表示有孩子考上前三志願,更有61%的老師見證到孩子因有陪讀班的長期陪伴,而得以圓夢,不管是考上理想的學校,或往多元興趣發展。
救助協會服務管理組主任梁佳宏指出,許多弱勢孩子因家庭條件受限,從起跑點就已落後。家庭環境讓他們難以專心學習,缺乏陪伴也削弱了他們對未來的信心。因此,「陪伴」與「多元探索」成為1919陪讀計畫的核心價值。各地1919陪讀班平常除提供課輔、品格教育、營養晚餐外,也透過假日體育班、藝術課程、創意手作等活動,協助孩子發掘興趣與潛能,點燃學習熱情——就像羅子恩與呂敏慈。
連3年世界廚藝大賽 今年勇奪2金
來自宜蘭五結1919陪讀班的羅子恩,目前就讀宜蘭大學二年級。今年在馬來西亞舉辦的「2025 World Chefs Championship 世界廚藝大賽」勇奪2面金牌,而這已是他連續第三年參賽並奪金!子恩表示,「賽前每天練習到晚上八、九點是常態,最後兩週更是密集訓練。但我堅信努力就會有收穫,這句話是真的。」
五結1919陪讀班(五結長老教會)的楊承恩牧師表示,子恩從小學一年級就在陪讀班成長。他從小父母離異,由外曾祖母扶養。因為參加陪讀班的烹飪課,而發掘出對廚藝的興趣,進而立志成為廚師。
除了讀書、參加廚藝大賽,現在的子恩,還是教會週日愛宴的主廚,每次都要為40人準備5道菜。他重視擺盤、講究味道,讓會友彷彿置身星級餐廳。承恩牧師說:「要幫助孩子圓夢,首要是讓他們願意被陪伴與對話。而陪讀班的角色,就是關心與傾聽,引導孩子認識自己與未來。」
電機工程師來陪讀 第一志願上高科大電機系
新竹新豐1919陪讀班的呂敏慈,從小學五年級就加入陪讀班,今年6月透過繁星計畫錄取第一志願——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電機系。
敏慈的母親癱瘓臥床,家中僅靠擔任工廠技術員的父親支撐。國中時,一位到陪讀班教導的高階電機工程師發現敏慈的數理天分,主動陪她解題,引導她探索電機領域。雖然家境困難,但敏慈依然努力求學。高職三年,她白天在陪讀班打工當助教,晚上再到夜間部讀書。最後畢業時榮獲市長獎,並代表致詞。
高三畢業前,她順利考取室內配線、室外配線,與自來水配管等多張專業證照。敏慈說:「今天我能考上第一志願,陪讀班方老師的鼓勵與陪伴非常重要。她常提醒我『有機會就要去嘗試,不要輕易放棄』,這些話一直鼓舞著我。未來,我希望攻讀研究所,成為一名優秀的電機工程師。」
陪讀不只是課輔 更是生命的深度陪伴
基督教救助協會自2004年起推動「1919陪讀計畫」,提供弱勢兒少免費課輔、品格教育、才藝課程、營養餐點,與家庭關懷。21年來,已累計幫助超過8萬人次的孩子。協會秘書長鄭夙珺表示:「陪讀班不只是課後照顧,也不只是有老師陪讀,而是全方位的生命陪伴。」
113學年度,1919陪讀計畫將持續資助全台233班,服務超過2500位弱勢家庭兒少。救助協會呼籲社會大眾踴躍支持1919陪讀計畫,讓更多像子恩、敏慈這樣來自弱勢家庭的孩子,也有機會圓夢,登上屬於自己的燦爛舞臺!1919陪讀計畫介紹
https://1919.org.tw/kid/2025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