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創造力的生命藝術家【單車環台Day13】

2024.01.05

第十三天1/4 (四) 宜蘭蘇澳─宜蘭礁溪 63.3km

途經:宜蘭縣蘇澳鎮、冬山鄉、大同鄉、三星鄉、員山鄉、宜蘭市、礁溪鄉。共7個鄉鎮市區。

第二十二屆1919愛走動募款累計47,159,200 元
1919單車環台募款累計17,490,151元
離開海風輕拂的南方澳,一出市區,兩側全是一畦一畦的水田,剛剛犁平放滿了水。白鷺有時成雙成對地依偎著,有時形單影隻地孤芳自賞。農人真是最有創造力的藝術家,他們把天空、青山、房舍都繪入水田中。
冬天開得最豪放的花,該是芒草花了,或路旁或溪谷,東一叢西一叢。他們從來不需要規矩,也沒人把它當作花。其實它不但是花,還是最擅於散播冬意的花。1919環台車隊與一叢叢的芒草花錯身而過,感覺有點蒼茫,因為我們正向著「寒溪」前進。

自給自足 互相扶持

在冬寒裡,寒溪卻充滿了春意!寒溪村有4個泰雅族部落,共有349戶1042位居民。2008年,黃志堅牧師與張梅丹師母來到寒溪,他們的異象是以教會為中心,建立一個「麼拉漢mlahang」家園(意指自給自足與互相扶持的部落)。
於是,黃牧師整合部落中的各個組織與資源,教會、協會、部落、文建站、原民家庭服務中心、兒童課後陪讀班…,讓他們全都進駐教會,建立聯合辦公室。目前有16位同工,一起在此為村民提拱各式服務。而與救助協會相關的部分,2023年共執行了急難救助金11案、食物銀行8案,還有兒少獎助學金。
在寒溪教會的「麼拉漢mlahang」家園計畫中,教會建立長者文健站,執行長照與送餐;開設兒童課後陪讀、資源回收站、儲蓄互助合作社、古魯林道巡守隊;還開展生態產業,如獵人學校、部落導覽、咖啡廳、泰雅美食、澳洲蝦試養;而在福利與文化上,也努力進行古調採集、泰雅成年禮、遠距醫療等。

獵人學校 喘息之旅

昨天騎乘蘇花,勇士們相當疲累,所以今天的騎有點像喘息之旅,只規劃了59.8公里。而且特地讓勇士們到獵人學校體驗設陷阱、射箭,中午也一起享用泰雅美食,還有烤全豬。
勇士林原吉是泰雅爾族裔,他說:「我的部落是台中和平區新佳陽部落,寒溪部落的運作很成熟,讓我很感動。希望我們的父老也有機會來觀摩,將這樣的模式轉移回部落。」
林春瑛則是阿美族裔,她說:「我的部落是花蓮光復太巴塱的沙勞部落。阿美族雖然有少數人打獵,但多數不會射箭、不會設陷阱,也少有像寒溪這樣的整體發展規劃。希望有機會回部落,能跟他們分享今天所聽見的。」
吳尚餘說:「我今天學會了做陷阱,但從長老的示範中,我更了解到超前部署、縝密思考、細部規劃的重要。」
林憲廷說:「今天的設陷阱、射箭,我都體驗了。我覺得這些都是原住民的智慧,是長期栽種與耕耘的落實。長老說,他們一次上山設陷阱可能會設100個,因為是白鐵絲做的,可放一到二年不會壞。他們都是冬天設置,等春暖花開、動物繁盛時,才上山巡查。動物落入陷阱時常會撥土,所以他們很容易發現是否有動物落入。他們常殷勤地5~10天就上山巡一次,這顯示的就是栽種與收穫的法則。我很欣賞他們用最簡單的方法,以最尊重大地的智慧來生活。」沒錯,不只是農人,獵人也是最有創造力的藝術家。

方舟陪讀 善的循環

享用了泰雅美食與烤全豬,勇士們神清氣爽地下山,來到員山方舟聖教會。方舟聖教會成立於2005年,由王光華牧師、劉惠秋師母、他們的3個孩子,及一個單親姊妹與她的兒子,3大4小開始。光華牧師以成立陪讀班為開拓教會的主要計畫,再以急難救助金與食物銀行為助力。他們帶著陪讀班的孩子參加救助協會的所有活動,也善用1919的所有資源。目前以青少年培力計畫、連結社福資源、增進家庭效能、提升子女學力為發展主軸,可說是助人發展創造力的藝術家。
方舟陪讀班目前有2位全職老師,都是從小在陪讀班成長的。雖然小時候原生家庭功能有缺陷,但是因為陪讀班多年的栽培與陪伴,現在都委身於陪讀班的事奉,形成善的循環。
林憲廷在方舟聖教會聚會,是由光華牧師為他施洗的。他說:「環台騎乘第13天回到自己的教會,其實我既緊張又惶恐。我思考的不是這15天,而是接下來的350天要怎麼過?這15天的募款,不是經濟學的邏輯,而是生命學的邏輯。我要如何面對我的生命?我能成為上帝的器皿,將愛人、助人的使命傳播出去嗎?我們即將完成的,才是真正的開始。」憲廷講的話既嚴肅又沈重,但也是真心誠意的反思。

將完成的 才是開始

前往住宿點前,車隊順道拜訪了宜蘭的「積木博物館」。該館過去5年來一直支持救助協會的活動,贈送套裝積木為感謝禮。在博物館中的勇士,就像孩子般地開心DIY,每個人都以小積木拼了「1919」的標誌做紀念。
在夜騎中,車隊騎向住宿點。或許,越接近騎乘的尾聲,我們更需要思考「以終為始」,也就是憲廷所說的-「即將完成的,才是真正的開始」,讓自己成為富創造力的生命藝術家。